重游拙政園

 新聞資訊     |      2021-12-02 09:55:50

天氣漸涼,閑來無事,與小友相約,重游拙政園。

“咫尺之內(nèi)再造乾坤”,是拙政園園林文化的精髓。王國維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拙政園大到遠香閣,小到芙蓉榭,高到見山樓,低到水香洲,遠到借塔景,近到小天井,皆格調(diào)生情,典雅細膩,優(yōu)雅別致。園林設(shè)計看似云淡風輕,實則運籌帷幄,巧奪天工。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園田園風光,竹長廊,茅草堂,樸實無華,開闊疏朗,漆雕《拙政園全景圖》立于“蘭雪堂”;中園以水見長,是全園精華所在,山水寫意,花木蔥榮,荷塘塔影,巧奪天工,亭臺樓閣,相得益彰;西園意透西洋,“36鴛鴦館,玲瓏剔透,曲徑通幽。宜兩亭,瞻前顧后,美不勝收,用白居易詩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比喻鄰里間的和睦相處,一亭宜兩家,添景更添情。

拙政園的精致在于它的處處成景,步步入畫,只見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別有洞天,讓人有心描繪,卻力不從心。游累了,歇一腳,石凳石桌,五人合照,或坐或站,感覺真好?!芭c誰同坐軒”小亭造型最別致,宛如折扇,依水而建,屋面、軒門、窗洞及軒頂、燈罩、墻上匾額、半欄均成扇面狀,故又稱作“扇亭”,非常賞心悅目。

園林空間格局的隱顯結(jié)合,廊橋的婉蜒曲折,盆景的小中見大,景致的對比襯托,視野的欲放先收,感官的先抑后揚等手法和效果,與寫作表現(xiàn)手法中開門見山、前后照應(yīng)、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以動襯靜、欲揚先抑、襯托對比、烘托渲染、實寫虛寫,如出一轍,有異曲同工之美妙。篇章結(jié)構(gòu)方法要求“虎頭、豬身、豹尾”,這與拙政園東園、中園、西園格局也一一對應(yīng),文首要有氣勢,開門見山,拙政園入口兩方巨型太湖石,如鳳凰展翅,作拱衛(wèi)狀,是“開門見山”的玄關(guān)作用,引人入勝,避免一覽無余,山后卻別有洞天。

沿著山水樓臺起起伏伏迂回觀景,不知不覺已順時針繞園一周了。500年拙政園,大家風范,人文情懷和歷史變遷,蕩氣回腸。書到用時方恨少,由于學識有限,對許多美景美文及其寓意感慨有余,感悟不足。

和睿智的人同群,和有趣的人共鳴,五百年后,我們還做小伙伴、文藝小清新,一路同行。

(質(zhì)量安全部  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