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女兒即將步入小學,疫情原因這個暑假只能呆在家里玩。眼看開學日期越來越近,為了讓她收收心,最近帶她背誦了《三字經》。《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少兒啟蒙讀物。它的原文雖然只有一千余字,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三字一句,句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感,女兒很喜歡。
小時候提到《三字經》,腦袋里就出現“人之初,性本善”,現在讀,這才真正了解《三字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包括中國傳統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重讀這步著作,我開始漸漸明白當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領略到那些三字短句的魅力所在,徹底顛覆我上學期間對《三字經》的定義。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書中“首孝弟,次見聞”講的就是做人首先要孝順,敬愛兄長,其次是多見識天下事理。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如今大多數子女都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老愛幼,我們作為家長在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昔孟母,擇鄰處”、“養不教,父之過”這些都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么我們就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人人為共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
(財務部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