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蔡元培北大就職演說有感

 新聞資訊     |      2021-06-18 10:21:21

最近在看一部劇,名曰《覺醒年代》;其中有一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于1917年在北大就職典禮上發表的演說讓我深受感觸。蔡公在演說中向北大學子提出三點要求,雖已過百年,但對當代人仍具有指導意義,需要我們每一位謹記于心,加以實踐。

一曰:“抱定宗旨,即確立正當遠大的志向或目標”。蔡公演說中提及:“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在終身學習觀念深入人心的社會背景下,這種觀念不僅有益于身處校園的學子,對進入社會打拼的我們同樣大有裨益。按我的理解,蔡公這句話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不要名利至上、舍本逐末。比如說,當今社會考證、考研、考公之風大行其道,但是其中真正懷揣提升技能、研究學問、勤政為民的抱負的人屈指可數,更多數的人不過是為了提高自身待遇而為之罷了。這本無可厚非,但假如這種學業不精的人成為了教授、高工、父母官,那么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很嚴重的了。

二曰:“德行,即潔身自好、注重自身修養”。蔡公演說中給出建議道:“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于道德無虧,而于身體有益”。也就是說蔡公建議我們培養正面積極的興趣愛好取代一些不良嗜好。潔身自好不僅僅要求我們不做惡事,這只是基本要求,更高層次的要求是嚴于律己。比如說現今有很多人淪為“網蟲”,沉迷網絡以至于無法回歸到現實世界,這也是修養不足的體現。

三曰:“敬愛師友,更寬泛的說是敬愛以待人、常懷感恩心”。

通俗地講,對待自己身邊人要尊敬友愛,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要心懷感激。如若人人都能在生活中踐行這一準則,那么人們之間的埋怨、隔閡就會少很多;我們身處的社會就能更加和諧。

(技術部  何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