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生“牛犢”
我很樂意用“牛犢”這個詞來形容家中的小子。還未出生之前,我一直希望生出的是個小公主,因為害怕到了六七歲,狗都不愿理的年齡,我還得循循善誘、規規矩矩地跟他斗法到底。雖然事與愿違,但對于這個小子,全家都喜歡地緊。
給小家伙取名,也頗費了一番功夫。未出生之前,我就想好了倆名字,要是小公主,就叫如墨,取“如墨生香”之意,要是小子,便叫“瑜瑾”,取“懷瑜握瑾”之意,是女子便潔身自好,內心豐盈,是男子便韜光養晦,雄才大略,這是作為媽媽的美好期許。但事與愿違,上戶口之前,孩兒他爸和小子他爹,拿著我取的名字找人看了看,老人家得知小子姓氏,看了生辰八字,說瑜瑾二字不合適,跟祖上的某人名字有一字同音。最后寫了好幾行合適的字,無奈,最終取名“承希”,寓意繼承希望。臨走之時,老人家還說咱家小子會早婚,我勒個去!于是,我心在中暗暗發誓,以后要是該上學的年齡不好好上學,看我怎么收拾他!
時至今日,小娃娃已經8個月零4天了。小家伙漸漸成長地日子,我不知該怎么評價自己,是合格還是不合格?應該說他成長,我也在成長。
﹙二﹚小兒難養
自從6個月過后,孩子繼承母體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子時不時地就會來個咳嗽什么的,每當這時,我的小心臟啊,跳動的節奏都要改變了。真真地應了那句“小兒難養”。每當那個時候,我是多希望有個月光寶盒,咱家寶立刻進入3歲以后的年齡。
(管網部 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