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上午,閑來無事和朋友一起出門散步。
順著蘇州公園的蜿蜒小道,映入眼簾的除了嬉鬧的孩子,還有大片不知名的粉色花兒,微風吹過,一絲甜甜的香氣鉆入鼻腔,讓我不禁想要伸手做一回“折枝人”。繼續往前,視野陡然變得開闊,大片綠色的草坪讓人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想要深深呼吸。路邊兜售風箏的小販,也在販賣春天??吹讲萜荷铣吨L箏線瘋跑的孩子,我轉頭和朋友會心一笑,輕快地走上前去,挑上一個風箏,一起找尋兒時的快樂。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闭f到放風箏,腦海里最先蹦出來的就是這句詩。小時候,每每到草長鶯飛的四月,最開心的莫過于拿上自己的小風箏,呼朋喚友,跑到田間地頭,風箏高高飛起,連同幼稚的夢想一起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
聞著青草的清香,伴著沙沙的風輪聲,我抬起頭,七彩的風箏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清風的操持下緩緩升空,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像是調皮的孩子,不停嬉鬧,五彩斑斕、造型各異的風箏在晴朗的高空中搖曳飛舞,真是趣味十足。
雖是春日,然而午后的溫度已是不低,放了許久風箏的我們也開始感到疲倦,特別是一直仰望著,眼睛早已酸澀,很難不感嘆一句,兒時樂趣無窮的游戲現如今也只能圖個樂呵了。一邊收線一邊環視四周,只見草坪上人群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或是大人帶著小孩玩鬧;或是朋友隨意盤坐,笑聲陣陣;亦或是帳篷下一家幾口溫馨地聊天……熱鬧非凡又其樂融融。
回家路上和朋友聊起放風箏這個傳統民間游戲,在她的科普下我才知道放風箏不只是游戲更是傳統體育運動的一種,《武林舊事》記載:“競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絕線者為負”。除此之外放風箏還有舒展筋骨,預防近視和弱視的作用,史書《續博物志》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有機會的話,真應該去濰坊的風箏節看一看,在藍天白云下,伴隨著精美的風箏放飛自己的心靈,放飛對快樂生活的向往。
駱馬湖畔,蘇州街旁,春過半,云淡天高,相思寄,彩鳶飛揚。且看清風托紙鳶,扶搖直上入云端。春日,真是一個風箏的世界。
(行政管理部 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