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踏著熱浪來襲,在“蒸籠”之下,江蘇聯合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保障安全供水這一“基點”之后,就開始著手繪制今夏“坐標圖”,江蘇聯合水務人用堅定的腳步、務實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不斷拓展夏日水務人的“三維空間”。
長度:用腳步丈量供水安全
連日高溫高濕天氣下,設備儀器也容易“中暑”,機修工們提前對設備儀器進行全面的維護保養,增加巡檢的次數來保障設備正常運行。一天下來,每人平均日行近2萬步,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一如他們的腳步,循環往復。烈日下,該公司設備維修主管周德良正熟練地在二水廠攪拌器旁進行檢修,幾分鐘之后,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對于2004年入職的周德良來說,今年是他保障夏季高峰供水的第18個夏天,18年來,水廠規模不斷擴大,供水設備也不斷升級變化,一直未變的是,以周德良為代表的一線水務人,始終用腳步丈量著炙熱的土地,守護供水安全。
(圖1:機電設備部維修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
不久前,該公司維修人員尹成成接到維修指令,市區一處新建小區一住戶家中漏水,他便帶著設備上門查看,發現是水閥損壞導致漏水,戶內水閥維修本不屬于該公司維修范圍,但在與用戶的溝通過程中,尹成成明顯感受到對方的急切和無措,于是他便主動幫用戶安裝戶內閥門,確定用戶能夠正常用水之后才離開。持續高溫天氣,居民用水量隨之節節攀升,大大小小的維修單紛至沓來,為確保高峰供水期間市民正常用水,維修人員隨時待命,加班加點奮戰在搶修一線,用心用情解決用戶用水問題,在維修人員的“舉手之勞”間,一座座與用戶的“連心橋”悄然架起。
常常從凌晨5點開始,水表抄收員就開始穿梭于小區樓棟之間,掀開水泥蓋,清理水表上泥沙,準確記錄用戶水表讀數,晴天抄收高層信息,雨天抄收多層信息,在“朝夕相處”之中與天氣形成完美默契;夜幕降臨,城市燈火璀璨,此時,管網探漏員利用夜間開展探漏排查,掌握漏點情況,及時組織搶修,確保居民用水無憂。
(圖2:探漏員夜間探漏巡查)
踏實的水務人,用堅定的腳步在供水路上留下了無數清晰厚重的足跡。
寬度:用實干拓寬供水“生命線”
6月底,該公司各項供水設備改造進入緊張的調試收尾階段。根據去年高峰供水期間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核算,該公司原有的三臺板框壓濾機產量無法滿足現有供水量需求,二水廠三期泵房高峰時段會出現機組全部投用情況,河湖連通泵站兩臺機組也將滿負荷運行。為了更好地滿足今夏居民用水需求,今年年初,該公司就啟動生產工藝的維修改造計劃,對滿負荷運行的設備機組進行擴充增加,經過現場勘察、備用機組選型、跟進設備到廠時間、制定施工方案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各項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圖3:擴容后的板框壓濾機)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及工業發展,尤其是中心城區及洋河新區經濟發展迅速,用水需求也隨之增加,針對中心城區用水量增長需求及洋河片區水量水壓不足的問題,該公司積極籌劃建設第二水廠輸水配套管網工程,烈日之下,工程如火如荼地按工期順利開展,全線貫通之后,城鎮供水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該公司供水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高度:用責任托起供水民生
夏日雨水可以送來短暫的清涼,讓人心懷期盼,但二次供水運營人員卻要面臨嚴峻考驗,因為大多數泵房設置在地下,暴雨會影響二次供水泵房安全。每天關注天氣情況成為泵房巡檢員的一門必修課,在雨季,巡檢員們通過加大巡檢力度、排查排污泵和水淹報警系統、準備防汛沙袋應急物資等方式,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二次供水泵房安全。
盛夏,汩汩清泉通過供水管道流入千家萬戶,而管道之上,該公司車輛承載著最誠摯的關懷,將防暑物資送往各施工現場,為一線水務人送去絲絲清涼。在宿遷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來自該公司的夏日問候如期而至,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與宿遷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對于數字化城管平臺交辦的井蓋缺失、管道漏水、消防栓漏水等事情一直高度重視,做到及時響應、規范辦理。今年1月至5月,該公司在數字化城管月度評比中連續獲得企業團體排名第一(并列)的好成績。
進入夏季高峰供水以來,該公司24小時客服熱線“962001”日均接線量達300多條,客戶服務部通過優化排班,增設臺席,確保能與廣大市民順利溝通,做好用水保障工作。在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實時掌握管網運行情況,根據壓力、流量、水量分析及供水量預測功能,采取“高峰多送”、“低峰多儲”等措施,合理調節管網壓力,保障水量充足、水壓穩定、管網通暢。
(圖4:客服人員24小時值守)
立于民生基石之上,不斷延展服務空間。進入高峰保供水的關鍵時期,江蘇聯合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繃緊安全生產弦,通過強化各項保障措施,夯實設備運行基礎,著力提升供水品質,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行政管理部 楊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