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一詞最早出自佛經《了凡四訓》,所謂“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這些大道理我們都懂,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被各種利益蒙蔽眼睛,迷失自我。
平日里,我們每個人總渴望成功,眼里看到的也只是那些成功人士風光的時候,可卻看不到他們成功之前的付出。就拿這兩天的新聞里的一件事說吧,北大畢業生陳生,選擇“殺豬”這行創業,最后成了億萬富翁。媒體更多關注的是他如何如何成功,如何如何回報社會,可我們也應該看到他為此所舍棄的東西,堂堂北大經濟系畢業生,清華大學的EMBA,能 放下世俗的看法,一門心思的創業,這份執著,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再看我們自己,舍不下玩樂的時間,也就得不到運動的健康;舍不了手中的手機,也就得不到書本的知識;我們在渴望成功的時候,必須要舍棄一些東西,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得到。
舍得,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舍棄虛偽去獲得一份真實;舍棄無聊去獲得一份充實;舍棄浮躁去獲得一份踏實,把工作也當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把與人交往看成是美好的享受,這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人生,這樣的生活,才是和諧美滿的生活。
(調度中心 邱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