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線,從字面理解就是沿著管線巡查,用機動車或非機動車代步均可,一天能巡查幾十公里,但這種方式只能從外面看看周圍是否有第三方施工或沿途是否有明顯積水等。高標準巡線則是采取步行或非機動車,在沿途實地掀蓋查看每一個設備井室。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我們逐步完善并總結出了些許經驗,在此與眾分享兩例高標準巡線的積極作用。
一、使GIS信息更加完善。
在高標準巡線中,巡線員根據GIS導出的管線設備信息,利用手簿導航對每一個已錄入到管網地理信息系統中的井室進行實地掀井查看,現場確認坐標、設備名稱、口徑等信息是否準確,如有不準確的,及時做好記錄并反饋給GIS組進行系統內信息更新完善。因之前部分管線的地理信息是委托第三方量測的,沿線常有漏測的井室,若巡線中發現系統中沒有記錄的井室,我們會在整條道路巡查結束后匯總給GIS組進行補測。待補測完畢后,將該條市政道路上的管線設備信息按照路側(路東、路西或路南、路北)及前后位置進行重新排序,建立巡線臺賬備查,留存電子版隨時調用。
二、使設備養護更加高效。
在之前的設備養護中,由于沒有詳實的井室信息,養護員只能是按順序掀開井室依次養護,在遇到井室內渣土太多或積水太深等一些特殊情況時往往會因缺少某項工器具而耽誤養護進程。因此,高標準巡線時巡線員會對井室內部的情況進行記錄,在將井室內存在的問題梳理后統一錄入到該條路的設備井室電子版信息中。養護崗的同志在對設備養護前,即可通過電子版中的信息排序,篩選出相同口徑、存在相同問題(井室有積水或有渣土)或銹蝕嚴重的井室,有針對性地配備工器具開展設備養護,大大提高了養護工作效率,消除供水井室隱患。
高標準巡線工作的開展不僅為管線、井室構筑安全可靠的運行環境,更是為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冬季供水安全保駕護航!
(管網部 杜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