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論促實踐,提升檢定工作能力

 新聞資訊     |      2022-09-30 08:43:29

知道事情該如何處理、怎樣去完成,說明事情的解決方法我們已知曉了,但若讓你說出解決方案的來龍去脈,或許就會有些理不清頭緒。這是因為腦海中沒有一個詳細、明確的解決思路,導致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有可能是知識點的覆蓋面不夠廣,也有可能某個知識點的理解深度不夠,所以在闡述某項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法時,會出現不連貫或斷點,也就會影響理論指導實踐的靈活性。

舉個例子,水表檢定規程里關于啟停法檢定用水量的規定,最少檢定用水量是檢定標度分格或檢定信號分辨力的200倍并且不少于檢定流量下1min對應的體積。當你向別人闡述這方面內容時,也許別人會向你提出問題,什么是檢定標度分格?這時只有你的知識點掌握的牢固,你才能準確向別人解釋檢定標度分格就是指示裝置的第一單元的最小分度值。

學習理論知識就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如果知識點覆蓋的還不錯,那再來看看是否能將這些理論知識靈活熟練地運用到實踐中去。我們在檢定各種口徑的水表時,就要知曉如何按理論要求換算出各種表的最少檢定用水量。比如DN40的旋翼式水表,它的常用流量是16m3/h,換算后就是60分鐘16000L的用水量,也就是平均每分鐘266L的水量。除此之外還要符合檢定標度分格200倍的條件,也就是最小分度值0.05L200倍,即10升。當這兩個條件都同時滿足時,就可以得出最低用水量為266升。

只有準確掌握知識點,同時又能靈活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才能以理論促實踐,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讓自己工作得更自信,更有動力和沖勁,在人生和工作進程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水表檢定中心  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