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管網漏損控制中的作用與組成

 新聞資訊     |      2021-09-17 17:24:44

近幾年來的探漏工作,總結成一句話:“以分區計量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全過程控制、全員化激勵為手段的控漏體系,實現了降漏工作的長效管理。”

完整的信息化平臺的組成應包括生產運營類:GIS系統、調度SCADA系統、巡檢養護系統、DMA分區計量系統、管網水力模型、安全管理系統、AI工程車輛圖像識別系統、工程管理系統;營業行風類:營業管理系統、客服熱線系統、網上營業廳;行政管理類:OA系統、無人倉庫、物資管理等。

江蘇聯合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公司目前已經建立并逐步完善建設GIS系統,在實際維修、巡線、閥門養護、探漏工作實際應用中逐步校準GIS信息準確性。信息化系統的運維管理需滿足以下條件:建立專人負責制,每個信息系統都落實專人負責,職責到人。根據信息系統關鍵技術要點的不同,合理分配資源,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強化考核手段,深化信息系統應用巡檢系統應用要求工作時間實時開啟GPS定位;隱患點、異常事件需及時上報;管道設施巡養護、外業檢漏等工作,按計劃通過系統派單、處置、反饋。應用情況每月形成檢查記錄,并進行考核。

今后隨著行業內技術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統將進一步深化智能分析與研究,提升智能化決策能力,推進智慧管網移動化應用,提升處置效率。

(管網部  陳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