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認識社會對水價普漲的質疑

 新聞資訊     |      2009-06-16 00:00:00
    近段時期我國不少大中城市水費普遍漲價遭到社會質疑,看來,供水企業欲適當調整一下水價,試圖給供水事業創造一個更好的科學發展的氛圍,社會輿論的反響還真的不少。那么,作為城市水業,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我們不妨理性地認識社會的普遍質疑,多從自身去尋找原因并力求找出解決辦法,以求得社會的理解,讓水費調整盡快地納入良性循環穩步推進的軌道。
  什么叫“理性認識”,這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即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所獲得的感覺材料,經過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和推理,從而使這樣的認識更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
  平心而論,社會通過媒體對水價普漲提出的質疑,有的是屬于對供水企業缺乏了解所致,缺乏了解就容易造成偏頗和片面的質疑;但有的質疑確有我們自身的問題和不足。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和多從主觀找原因的原則,我個人覺得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作點努力:
  一是必須盡快出臺《水價成本監審辦法》,使水價的提價有足夠的依據和理由。因為按照規定,凡需要實行聽證制度制定價格的商品,都要進行成本監審,但這一制度在城市供水領域依然是個空白。當然,有《水價成本監審辦法》作為水價調整的依據,社會也不會沒有了質疑聲音,但有總比沒有好,尤其對我們供水企業來說,我們至少可以循規蹈矩,有章可循,這對提升我們的企業管理水平有利無弊,有益無害;對社會來說,我們的調價有根有據,這樣的說服力更可聽可信;(客服部   汪家正摘自中國水星)